訪問主要內容
法國文藝欣賞

盧浮宮《靜物》展 在優雅中的時空對話

發表時間:

法國巴黎盧浮宮一直到2023年1月23日舉行題為《靜物故事》展,通過繪畫,雕塑,攝影,裝置藝術等跨媒介表現方式,超越時空,以不同時代藝術家筆下的靜物為主題,呈現藝術之美,探討慾望與癡迷,生與死,向靈魂發問。

法國巴黎盧浮宮一直到2023年1月23日舉行題為《靜物故事》展« Les Choses : une histoire de la nature morte »
法國巴黎盧浮宮一直到2023年1月23日舉行題為《靜物故事》展« Les Choses : une histoire de la nature morte » © 網絡
廣告

靜物與慾望

花鳥魚蟲,生猛海鮮,瓜果蔬菜,盧浮宮彙集從公元前三千五百年到關注戰爭和暴力的法國攝影家蘇菲·瑞斯特呂貝爾(Sophie Ristelhueber)在1992年拍攝的伊拉克戰爭,她遊走在戰地新聞攝影和藝術拍照的邊緣。

本次《靜物故事》展罕見推出以繪畫,雕塑,靜物,攝影,視頻,裝置藝術等,用總共170多件藝術品給大家呈現一個感官的盛宴,跳出傳統上展覽風格,大膽跨越時空,緊扣靜物展覽主線,用不同流派的現代藝術作品與傳統繪畫對話,吸引更多喜好新奇和刺激的年輕人。

《靜物故事》展中有加夫里尼斯史前遺址中發掘出來的斧頭,有古希臘和羅馬描繪盛宴美食的壁畫,有荷蘭17世紀大航海黃金時期不同物質獵奇的炫耀,還有18世紀法國畫家夏爾丹(Chardin ),這位著名的靜物繪畫大師繪製的《死的遊戲》,畫上的死去的禽鳥爪子朝上被綁在一起,放在廚房桌子的一角。

還有印象派藝術家馬奈的蘆筍、法國象徵主義畫家奧迪隆·雷東(Odilon Redon ) 的蘿卜和意大利超現實主義畫家喬治·德·基里科(Giorgio De Chirico )的朝鮮薊,還有巴洛克畫家,也是17世紀荷蘭繪畫主要代表人倫勃朗於1655年繪製的《剝皮的牛》,無頭無四肢被去皮,去內髒的一頭牛懸掛在哪裡,展示那種孤單的死亡。

另外,被譽為“現代藝術之父”法國畫家塞尚的《蘋果》,隨後進入現代,各路藝術大師用不同手法通過靜物展示他們對自己情感和對外界的詮釋,其中有法國著名當代藝術家杜尚用小便池做成的題為《泉》的裝置藝術品。

東方藝術家

在西方繪製中有繪製神話和繪製皇宮貴族肖像的傳統,也有繪製田園靜物的習慣,但是要等到17世紀,繪製靜物才流行起來。

從時間上來講,在西方繪製靜物畫達到高潮的時候,相應於中國明代,當時恰好也流行繪製花鳥靜物。

本次《靜物故事》展中有首次在盧浮宮展出畫家彭萬墀(Peng Wan Ts)的作品,他出生於中國四川省萬縣,台灣畫家,他從1965年開始在巴黎繪畫,他從具象到抽象再到 “新具象” 。

本次法國巴黎盧浮宮舉行的《靜物故事》展穿越不同的時代,從物品與信仰,人與物等不同視角,融合了不同流派,有動物的死,有人的死,一些靜物表達某種激情,慾望,或者某種癡迷,大膽並且富有啟發,也是向靈魂的發問。

生與死

法語中的Nature Morte,在英文中是Still Life,一個是“死的自然”,另一個是“靜止的生命”,也是某種對生命的啟示,藝術家們藉助表現物體,讓人們在相信與懷疑之間徘徊,時過境遷,珍惜當下。

本次《靜物故事》展的策展人是藝術史學家多利克(Laurence Bertrand Dorléac)女士,她以自己對靜物畫自成一格的洞察為這場主題展提供了新視野,展示人們對物體的依賴,解析人與物體之間的關係,引發思考,非常成功。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